建議新手爸媽收藏!給你分享60條育兒經驗

                  Posted 養娃知識百科

                  篇首語:農村四月閑人少,勤學苦攻把名揚。本文由小常識網(cha138.com)小編為大家整理,主要介紹了建議新手爸媽收藏!給你分享60條育兒經驗相關的知識,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

                  本文目錄

                  1、建議新手爸媽收藏!給你分享60條育兒經驗

                  2、言傳身教7條育兒知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

                  建議新手爸媽收藏!給你分享60條育兒經驗

                  建議新手爸媽收藏!給你分享60條育兒經驗。寶寶出生后,新手爸媽到底應該怎樣照顧嬰幼兒?需要注意哪些事項?有哪些技巧?俗話說:“實踐出真知”說到育兒經驗,那專業育嬰師的育兒心得你可一定不能錯過。

                  喂奶方面
                  1、母乳喂養期間,媽媽最好多吃核桃和芝麻,可以通過乳液喂給寶寶,讓寶寶更加聰明健康。2、母乳喂養寶寶6個月之內,人工喂養寶寶4個月之內都只需要喂奶,不需要給寶寶吃其他任何食物。3、純母乳的4月內不用刻意喝水,只在喝奶后給點,當漱口了。6個月內不要多喝水,因為無論母乳還是奶粉都含大量的水,多喝水會增加孩子肝腎負擔。4、喂奶后要給寶寶拍嗝,如果不拍出來,寶寶很容易溢奶。5、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了才喂,寶寶吃得太急容易嗆;孩子吃飽了不可勉強再喂,強迫喂奶容易發生意外。6、躺著喂奶的壞處:咽喉是三叉路口:食道、耳道、氣管,喂奶時一定要注意耳朵高度高于咽喉,否則一旦奶水入耳易得中耳炎。孩子喝奶有時會因為困而睡覺,小嘴會動,也會吸出奶,但由于睡覺無吞咽行為,會嗆奶,重者會導致吸入性肺炎。媽媽在喂奶時如果發困,尤其是晚上、半夜打盹,容易堵住孩子口鼻造成窒息。7、母乳的顏色和稀稠度不是有無營養的指標。寶寶6個月以后的母乳依然有營養,只要媽媽愿意,可以一直喂養到自然離乳。

                  習慣培養1、當寶寶會坐后,就可讓寶寶坐餐椅進食。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。2、鼓勵寶寶自己吃飯,哪怕剛開始時他總是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。3、如果讓寶寶一邊進食,一邊看電視、玩玩具,會分散注意力,對于養成良好進食習慣不利,同時對消化也不好。4、二周歲前最好不要給寶寶看手機、平板燈電子產品。不利于寶寶視力。5、媽媽應該經常和寶寶說話,有益于親子交流,也有益于寶寶以后的語言發展。6、兩歲以下禁止看電視,3-4歲每周看電視總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,每次看的時間以分鐘計算。因為孩子的眼睛在前4歲是形成期,極容易受傷害,而且這種危害是不可逆的,無法修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輔食方面
                  1、寶寶第一口輔食最好是強化鐵的嬰兒營養米粉,其營養價值遠超過蛋黃或者蔬菜泥等單一食物,市售嬰兒米粉比自制的更營養、更有益。2、不要給寶寶喂煮菜水。蔬菜表面的色素、化肥、農藥會溶于水內,菜水內甚至含有重金屬,這些都會危害到孩子健康,添加輔食后,蔬菜泥更適合寶寶。3、不建議用奶瓶喂養輔食。奶瓶喂養是吸吮和吞咽的過程,而碗和勺有助于孩子開展咀嚼和吞咽能力。4、給寶寶初添水果,不要選擇過甜或者過酸的水果,避免味道過重,出現厭奶和厭食。5、周歲以內的孩子輔食不需要加鹽,加糖。鹽影響血壓、增加腎臟負擔,糖分過多引發齲齒,應盡量少吃。6、不要常給三歲以下孩子喝純凈水、礦泉水,白開水對孩子是最好的。7、喝可樂等碳酸飲料會影響鈣吸收。孩子六歲后才可以喝茶。8、嬰兒每次輔食量可有20%左右的浮動差異,每天的進食量也不固定。9、別給孩子吹涼湯飯,這樣做容易傳播齲齒,如果大人嚼過的食物再讓孩子吃,齲齒率更高。10、寶寶怎么吃更補鈣蝦皮 可將蝦皮先用水煮10分鐘,過濾掉水,再將蝦皮剁碎寶寶食用,孩子大點直接吃蝦皮。如果寶寶是初次吃蝦皮,媽媽要注意觀察食用后是否有過敏現象。芝麻醬含鈣僅次于蝦皮,且利于吸收,直接吃或抹花卷、饅頭上吃。 豆腐類含鈣最高,剁碎拌飯或直接吃。 豌豆含鈣也很高,弄熟捻碎吃。11、不宜給嬰幼兒吃沒煮熟的雞蛋(煎蛋要3分鐘,煮蛋要7分鐘)。12、五歲(含五歲)以下女幼童,每周吃一次油炸食品,就是過量,成年后得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38%。(請帶孩子遠離洋快餐)。

                  嬰幼兒護理
                  1、對新生兒來說,體溫不超過37.5度都是正常的。2、新生兒可以使用沐浴露,但不需要常用,一周一次即可。3、護理嬰幼兒需要注意:頭部保溫。這是為何剛出生的新生兒都給帶上帽子的原因;允許嬰兒手腳偏涼。只要頸部溫熱,就可說明室溫及穿蓋的合適。4、在寶寶清醒、有看護的情況下,每天都讓寶寶趴一會。多趴可以防止寶寶頭部過扁和偏頭,多趴的寶寶更易學會爬行,多趴還可促進寶寶心肺的發育。5、周歲內的孩子禁止搖晃,寶寶未發育成熟的腦髓容易受到傷害,嚴重可致顱內出血、腦損傷腦震蕩。6、一月的孩子橫抱、二月的孩子斜抱、三月的孩子豎抱或托抱。7、寶寶三個月前不用枕頭,滿3個月用1厘米高的枕頭,7-8月用3厘米高的枕頭。8、國外統計,使用空調和地毯的家庭,其孩子得過敏性哮喘是不用家庭孩子的2-3倍(罪魁是塵螨)。9、夏天太熱或冬天太冷必須使用空調時,請注意空氣濾網的定期更換和清潔,每隔2個小時開窗通風,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和新鮮。10、周歲內忌久坐(1個小時),研究表明,周歲內久坐超過1個小時的孩子會增加瘁死率。11、夜晚開燈睡覺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。12、最好不要給寶寶穿開襠褲,尿路感染也會發燒,治療不及時會上行導致感染型腎炎。13、孩子六歲前用很熱的水燙腳,會造成偏平足。如果要給寶寶洗腳,用跟體溫接近的溫水即可。14、防止尿布疹,給寶寶用紙尿褲要及時更換。15、孩子3歲前最好不要蹬三輪車,容易形成O型腿或X型腿。16、當寶寶長出第一顆牙時,媽媽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刷牙了。17、佝僂病患兒,曬太陽前應先補鈣。18、寶寶如果吃得少,不強迫。強迫進食容易使孩子產生抵觸情緒,尊重孩子對食物量的選擇有利于喂養。19、只要生長正常,孩子的排便次數和性狀無需關注。若生長緩慢,即使排便正常,也須尋找原因,及時調整。關注結果而不是過程。20、不要用浴霸,因為會傷孩子的眼。真的需要使用,可在寶寶洗澡前提前開浴霸提升浴室溫度,寶寶洗澡時關掉。21、看電視多的孩子脾氣暴燥??措娨暥嗟暮⒆硬粣劭磿?。22、13歲以前防止孩子發胖,因為這個階段一旦發胖,肥胖會伴隨他一生,其成年后得心腦血管及糖尿病的風險增大。

                  疾病護理
                  1、喂奶期間,孩子的大便里易出現奶瓣,這是對奶消化不夠完全的表現,家長不需焦急。2、孩子吃某種食物后,出現嘔吐、急性腹瀉、濕疹等情況,屬于典型的急性過敏。這種情況不考慮消化不良,應該立即停喂。3、一旦確定孩子對某種食物過敏,要至少對該食物回避3個月。4、幼兒積食也會引起發燒。5、新生兒發燒首選物理降溫法。6、不給發燒的孩子吃雞蛋。其他方面1、爸爸帶孩子,孩子智商高;媽媽帶孩子,孩子學習成績好(爸爸可不能偷懶咯)。2、外來品如嬰兒餐桌椅、嬰兒背帶是好東西,但學步車卻是對孩子不好的,孩子最好不使用學步車。3、沒有智能啟發作用的玩具可以不買,而類似積木或者七巧板孩子可以不斷從中得到變化的玩具,可以適當購買。4、一次只拿一個玩具,不玩了收起來再換一個,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專注力。5、每天曬太陽,依然需要補充維生素D,陽光只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,但不能神話日光的作用。6、太陽直曬腳心、媽媽的微笑會提高孩子的免疫力。和醫生事先打招呼,孩子出生后晚2分鐘再剪臍帶。研究表明,孩子出生后晚剪臍帶2分鐘,會使臍帶中的造血干細胞更多的流向孩子,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免疫力。????

                  小常識logo-500

                  言傳身教7條育兒知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

                  教育孩子是一件重要但十分麻煩的事,說是重新成長一次真不為過。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,父母的言傳身教、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。而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,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和關愛才能更好的成長起來。下面,一起和小常識網來學幾個平時就能用到的教育冷知識。

                  1、4-6歲兒童,家長用手機時間越長,孩子的注意力越差!

                  我們的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,有意注意是指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去集中精神的注意形式,如認真聽課;無意注意是指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做到的,比如你在教室上自習,安靜的教室突然發出一聲慘叫,你會不由自主地抬頭去尋找。

                  幼兒玩耍的過程也是注意力培養的過程,這個注意力就是指有意注意。如果家長長時間因為玩手機忽略孩子,就會引起孩子對于你的無意注意,進而破壞了他的有意注意。

                  怎么樣?是不是特別繞?

                  簡單來說就是,如果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,那么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就會不時地查看自己的父母在哪里,以補償自己內心缺乏的安全感。多次尋找父母就會多次中斷自己的注意力時間,所以孩子的注意力得不到長時間的保持訓練,那么注意力水平自然就低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2、連續使用電子產品半小時以上或累計時間2小時以上的孩子注意力會更差!

                  一項調查顯示,每天玩兩小時以上電子產品的孩子,約有67%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電子產品里色彩豐富、靈動的畫面帶給孩子的感官刺激是現實世界不能比擬的,所以很多孩子會對電子產品愛不釋手,而且現在手機也基本變成了家長哄孩子的殺手锏,孩子哭鬧的時候,拿出手機打開視頻,世界立刻就安靜下來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但是,幼兒在各階段都有他的成長任務,而這些成長的完成都是通過親身經歷、親自動腦獲得的。電子產品雖然能讓孩子安靜下來,看似注意力非常集中,但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。

                  孩子在看電子產品的時候,被動接受零散的信息,不加思考、不去動腦,同時畫面色彩鮮艷變化節奏快,沒有給孩子留下足夠的思考與想象的空間,長此以往,孩子專注思考的能力、想象力自然就得不到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所以,如果在家里任何一個成員看手機時間長了,請這樣做:“不要玩手機”!

                  3、初中生做職業規劃更合適!

                  大家身邊幾乎所有的同學朋友,在高考前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,當考上大學的時候突然就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,導致很多大學生渾渾噩噩地就被大學上了。畢業后直接失業,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。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根本沒有職業規劃。

                  職業規劃的目的不單單是讓孩子擁有清晰的人生目標,更重要的是讓他能正確地認識自己,發掘自己的潛能,而不是一味地被學習成績束縛。初中階段的孩子開始步入青春期,在這個階段幫助正確孩子認識自己,找到人生目標,將有效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的迷茫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。

                  4、很多孩子會為了吃飯焦慮!

                 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吃飯問題焦慮,其實你知道嗎?孩子更加焦慮!

                  很多家長在飯桌上強制喂飯、訓斥孩子、夫妻雙方經常爭吵等容易造成負面氛圍的情況下,會造成孩子吃飯焦慮的情況,導致孩子厭食長成“豆芽菜”或者吃很多長成“小胖憝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所以以后吃飯,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,提前告訴他沒有零食可以吃,然后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別喂!

                  5、去上補習班,不如吃早餐!

                  大腦運轉消耗的能力占總能量的27%,所以,如果能力不夠,大腦是有權利罷工的。有些孩子上課的時候渾渾噩噩,其實可能真不是他不想學,是真的沒勁兒提不起精神。很多家長因為忙碌,不重視孩子的早餐,卻十分重視孩子的課后補習班,這不是本末倒置嗎?不妨先把孩子的早餐準備上,保證他能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一上午的學習,然后再討論補習班的事吧!

                  6、提高4歲半孩子的注意力會提高孩子的智商!

                  雖然智商高的孩子注意力不一定集中,注意力集中卻能幫助孩子大腦的發育,是智力發展的基礎。

                  想要提高4歲孩子注意能力,你要做的就是專心陪伴孩子,告訴并幫助孩子做每一件事都有始有終,并且在孩子做事的時候不要隨意中途打斷,給孩子自己做事的機會,保護好孩子學習的欲望。

                  7、5歲前孩子性格最易受到影響。

                  雖然孩子的性格是有先天遺傳的,但是后天的培養也是十分關鍵的。普遍現象,5歲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已經形成80%左右,所以5歲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。

                  為孩子塑造一個好性格,能讓孩子終生受益。幫助孩子塑造好性格的基礎就是少批評,多鼓勵。其次你要做個好榜樣,畢竟言傳不如身教嘛!

                  相關參考

                  新手爸媽該如何育兒?育兒知識分享,快快收藏

                  孩子,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寶貝,我們都期盼著他們茁壯地成長,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除了老師之外,父母也扮演著重要的主角。自從有了寶寶以后,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變得多姿多彩起來,艱辛中透著甜蜜的滋味。在陪

                  準爸媽建議收藏!育兒早教知識大全

                  01認知能力的訓練(1)認識東西大小訓練時,寶爸、寶媽可以選擇相同類型的物品,例如小蘋果和大蘋果,小皮球和大皮球等。(2)形狀識別教兒童識別比較簡單的幾何形狀,例如圓、三角形、正方形等形狀,這些形狀爸

                  漲知識:12 條醫生才知道的育兒小知識,收藏起來

                  前段時間,某位明星曬娃時,把小baby的手掰開,引起了不小的風波。面對新生兒的到來,興奮之余,基本的護理小知識也少不了。(不然曬娃都可能出事……)這次丁香媽媽又請到了藥師、兒科醫生、營養師……分享給大

                  值得收藏!育兒寶典77條,你不可不知!

                  自從當了媽,就會不自覺變得好學起來!寶寶吃喝拉撒、生病、發育,每一個細節都變成了重要的大事,知識庫要不停更新!小編特別總結了下面77條,新媽媽不可不知的育兒知識,建議收藏并轉發,讓更多的寶媽看到。病理

                  干貨分享:新手爸媽們必須知道的10條新生兒護理知識

                  01我家寶寶身上那些白色的豬油似的東西是什么?盡管它真的很像豬油,但是他有一個很學術的名字叫“胎脂”。寶寶出生時,醫院都會把寶寶身體表面的粘液血液等擦干凈,而胎脂會或多或少的覆蓋在寶寶身上,不同的部位

                  分享11個育兒問題,讓新手媽媽秒變養娃小能手

                  生了孩子以后是不是總是想關注一些育兒的小知識,但又不知道哪些是重點?不要擔心。今天小編就分享幾個不可不知的育兒知識,各位寶媽們快快收藏哦~1.牙沒長全,怎么就停了“牙齒長長停停、時快時慢是很正常的。就

                  你不要知道的25條“育兒知識”,趕緊收藏起來

                  生了孩子以后是不是總是想關注一些育兒的小知識,不要擔心??靵硎詹剡@個篇文章,讓你絕對不后悔。超級全面。輔食喂養方面的育兒知識1.輔食添加的時候一定不要早于4個月,但是也不能晚于8個月。因為太早的話,寶

                  準媽媽一定要知道的25條“育兒知識”,收藏起來!

                  生了孩子以后是不是總是想關注一些育兒的小知識,不要擔心??靵硎詹剡@個篇文章,讓你絕對不后悔。超級全面。輔食喂養方面的育兒知識1.輔食添加的時候一定不要早于4個月,但是也不能晚于8個月。因為太早的話,寶

                  新媽媽不可不知的59育兒小知識,媽媽們都收藏了

                  自從當了媽,就會不自覺變得好學起來!寶寶吃喝拉撒、生病、發育,每一個細節都變成了重要的大事,知識庫要不停更新!特別總結了下面59條,新媽媽不可不知的育兒知識,建議收藏并轉發,讓更多的寶媽奶爸看到。病理

                  育兒分享:史上最全的母嬰護理基本常識,一定收藏下來

                  新生兒=護理=1、正常新生兒體溫是36.5℃~37.5℃之間。2、正常新生兒呼吸次數為40~45次/分。3、正常新生兒心律波動大,一般為100~140次/分。4、新生兒能安靜睡眠90分鐘/次以上,體重

                  生活小常識-常識查詢-分享生活小知識